推薦簡章
更多>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導語introduction
很多想通過歷史學提升學歷的在職人士,比如教育行業想教歷史、文化單位想做研究,或是單純對歷史感興趣的跨考生,總會先糾結一個問題:“歷史學在職研究生考試難度大嗎”,尤其擔心自己沒系統學過歷史,搞不清考什么、怎么考,怕花了時間卻過不了。其實只要拆解清楚考試范圍、題型特點,再看真實通過率,就能明白難度到底如何,也能找到適配的備考方向。

歷史學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學力申碩兩種招生方式,考試范圍差異較大,這也是判斷難度的基礎,先通過表格直觀了解:
招生方式 | 考試階段 | 核心科目 | 考試范圍 | 側重方向 |
|---|---|---|---|---|
非全日制 | 全國統考 | 101政治、201英語一、313歷史學專業基礎 | 中國史(側重明清至近現代)、世界史(側重工業革命后),不含考古學、史學理論冷門方向 | 基礎知識點記憶(如重大事件、代表人物)、基礎史料分析 |
同等學力 | 課程班結業考試 | 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概論 | 中國史按朝代梳理(夏商周至當代)、世界史按時期劃分(古代至現代),側重“線”性梳理 | 章節核心考點(如朝代制度、歷史趨勢),不考深度論述 |
同等學力 | 申碩統考 | 歷史學學科綜合 | 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占比80%;古代史占比20%,均為教材基礎內容 | 知識點整合(如比較不同國家近代化路徑),無偏題怪題 |
看完不同階段的考試范圍,其實能初步回答“歷史學在職研究生考試難度大嗎”——不管哪種方式,考試范圍都集中在“基礎知識點”,沒有超綱的冷門內容(比如不考原始社會考古細節、不考小眾國家歷史),對在職考生來說,不用啃艱深的學術著作,重點在“梳理脈絡、記住核心”。
免試入學同等學力熱門院校招生簡章推薦:
了解范圍后,再看題型,就能更精準判斷難度。歷史學在職研究生的考試題型以文科常見的“記憶類+整合類”為主,沒有計算、編程等理科難度,具體特點如下:
這類題型占分比約30%,比如考“辛亥革命”“工業革命”“明治維新”,只要能寫出時間、核心人物、主要內容、歷史意義,就能拿分。不用展開深度分析,也不會考冷門名詞(如不考“某朝代小眾官職”),對在職考生來說,只要按時間線梳理,就能輕松應對。
占分比約40%,比如問“簡述中國近代史的主要條約及影響”“簡述二戰后世界格局的變化”,需要把知識點分點答全,但不用長篇大論。關鍵在“記要點”而非“記細節”,比如答條約時,記清“條約名稱、時間、核心條款、影響”四個要點即可,不用背條約全文,難度可控。
占分比約30%,比如問“比較中國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的異同”,需要把兩個知識點放在一起對比,提煉共性和差異。但也不會要求“學術性創新觀點”,只要基于教材內容,條理清晰地組織語言就行。很多考生覺得這部分難,其實是沒提前練“整合思路”,只要用真題多練,就能掌握答題框架。
了解題型特點后,再看“歷史學在職研究生考試難度大嗎”,會發現難度集中在“記憶+整合”,而非“深度研究”——不像學術碩士要考“史學理論應用”,在職考試更側重“你是否懂基礎歷史”,只要花時間梳理和記憶,難度不會比漢語言、教育學等文科專業高。
非全日制統考雙證熱門院校招生簡章推薦:
很多人怕“記不住”而打退堂鼓,但從真實通過率和備考方法來看,“歷史學在職研究生考試難度大嗎”的答案更明確——只要抓準重點,難度可控,甚至比熱門的管理學、經濟學更容易。
非全日制研究生統考中,歷史學的國家線通常比管理學低30-40分(2025年文科國家線中,歷史學約310分,管理學約345分),且統考通過率約25%-30%,比經濟學(約20%)、計算機(約18%)高;同等學力申碩中,歷史學學科綜合的通過率約60%-65%,因為考的都是教材基礎內容,只要認真學課程班內容,很少有不過的。
先搭“時間線框架”:不用一上來就背細節,先按“中國史朝代”“世界史時期”畫時間軸,把重大事件填進去,比如中國史的“鴉片戰爭-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世界史的“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一戰二戰-冷戰”,框架搭好再記細節,比零散記憶更高效。
緊盯真題高頻考點:近5年真題里反復出現的考點(如“辛亥革命的意義”“工業革命的影響”),肯定是重點,把這些考點吃透,能覆蓋70%以上的分值,不用浪費時間在冷門內容上。
利用碎片化時間:在職考生沒時間長時間復習,可每天花20分鐘記1個名詞解釋、1道簡答題,周末用1小時整合1個歷史階段的知識點,積少成多,比考前突擊更有效。
很多人還會問“考試難度大嗎”,其實最后會發現,難的不是“考試本身”,而是“能不能堅持梳理記憶”——只要避開“貪多求全”“不練真題”的誤區,用對方法,就能順利通過考試。
歷史學在職研究生考試難度大嗎?答案是“難度可控,側重基礎”:考試范圍集中在中外近現代史基礎內容,題型以“記憶+整合”為主,沒有偏難冷門考點;從通過率來看,比熱門理科、管理類專業更友好;只要按“搭框架、抓真題、碎片化記憶”的方法備考,不管是跨考生還是零基礎,都能降低難度,順利上岸。
推薦閱讀: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7
10
歷史學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有同等學力申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先學后考,課程考核院校自主命題,全國申碩統考僅兩門,單科成績可保留,通過率約60%-70%,推薦中國人民大學、江漢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先考后入學,初試涵蓋多科目,復試有淘汰,2024年報考人數多,錄取率約15%,推薦河南科技大學。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