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首都師范大學創建于1954年,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語、藝術等專業的綜合性師范大學,是教育部、北京市“省部共建大學”。建校62年來,共培養各類優秀專門人才二十余萬名,是為北京市基礎教育輸送合格師資和培養其他現代化建設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博士點98個,博士后流動站1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5個,碩士點144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8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學科12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建設學科13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培育學科4個,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民政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語委科研基地,1個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1個北京實驗室,10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工程實驗室,1個北京市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協同創新研究基地,4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7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部級 設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實驗室。
學校下設文學院、歷史學院、政法學院、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系、化學系、生命科學學院、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教育技術系、初等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燕都學院、良鄉校區基礎學部、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文化學院、京疆學院、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文化研究院、中國國學教育學院、首都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地球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化示范學院、心理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等30個院系以及大學英語教研部、體育教研部。共有專科專業1個,本科專業57個。各類學生總數 27,149人。其中,全日制貫通培養生100人,專科生761人,本科生10,858人,碩士研究生6670人,博士研究生700人,成人教育學生6894人,外國留學生1166人,已形成從專科生到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和教育體系。
學校現有教職工2,527人,在1,569名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人數317人,副高職稱人數613人,博士947人,碩士496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2%。目前學校已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在校工作的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6人,俄羅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4人,國家教育部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3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項目4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5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者10人,入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入選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4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12人,入選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1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6人,入選長城學者培養計劃9人,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學校另有62名教師榮獲曾憲梓高師教師獎、霍英東青年教師教學獎和科研獎。
學校在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本科教學工作優秀學校”。截至目前,學校共有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10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北京市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北京高等學校示范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北京市級精品課程29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20部、國家級精品教材5部、北京高等教育經典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7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16部;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8門;學校現有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級教學名師21人;2008年我校成為“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校;在優秀教學成果評選中,學校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3項(含合作項目),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96項。學生在挑戰杯、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應用競賽、電子競賽、英語演講等國家級及北京市級比賽中均獲得了多項獎勵。高層次人才培養效果顯著,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8項,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9項。
學校設有90余個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學科技園。“十二五”以來,獲批“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及子課題11項,獲批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98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4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4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5項,“863”計劃項目及子課題9項,“973”計劃合作項目17項。獲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第二單位),北京市科學技術獎7項,省部級以上獎勵62項。2015至2016學年度科研項目總經費9,095余萬元。編輯出版有《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語文導報》、《中學語文教學》、《教育藝術》等。
學校占地約88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約77萬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條件優良,教學科研用儀器設備總資產109220余萬元。校圖書館收藏各類圖書文獻1047.6萬冊(件),館藏基礎雄厚,是全國文獻資料骨干館之一。學校建有數字校園建設中心,穩定、完善、高效的校園網絡已全面開通。此外,還建有國家級標準塑膠運動場、體育館、羽毛球館、游泳池等體育運動場地。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目前已同40個國家和地區的212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并成立6所孔子學院,即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孔子學院、意大利威尼斯大學孔子學院、秘魯皮烏拉大學孔子學院、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孔子學院和德國不來梅孔子學院。同澳大利亞福林德斯大學聯合培養了577名教育碩士。學校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可以接受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的院校之一,是北京市屬高校中一個教育部授予的來華留學示范基地,是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本科來華留學生預科教育基地”,也是入選北京市首批“北京華文教育基地”的四所高校之一。
首都師大附中、首都師大附屬育新學校等附屬學校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基地,首都師大附中是北京市首批市級重點中學和示范性高中校。
學校歷來重視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年來,先后被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國和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并多次獲“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未來,首都師范大學將銳意創新,開拓進取,為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的師范大學而努力奮斗。
(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10月)
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11
16
首都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報名需關注招生專業與報考條件。該校開設教育學、公共管理、學前教育及教育管理專業,學制三年,采用周末班、集中班或網絡班形式靈活授課。報考條件因專業而異:教育類專業要求本科畢業滿三年或專科畢業滿五年并發表相關論文;公共管理等非教育類本科可直報;管理類需三年工作經驗。報名流程含網上預報名、正式報名、信息確認及初試復試環節,建議考生提前準備學歷證明并關注官方通知。
11
11
應屆生報考首都師范在職研究生需滿足特定學歷要求,核心條件是入學前取得國家認可的本科畢業證書,涵蓋全日制、成人教育及自考等學歷形式,所有學歷均需通過學信網認證。報名流程分為五個關鍵階段:按規定時間完成研招網注冊填報與繳費、攜帶材料現場核驗身份、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考筆試、通過初試者進入復試環節(含專業測試與綜合面試)、最終按加權成績擇優錄取入學。考生應密切關注官方通知,及時獲取最新招生政策與專業目錄,科學選擇教育、應用統計或法律等方向,確保報考流程高效推進。錯過關鍵時間節點將直接影響錄取結果,掌握全流程細節
11
04
首都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網開設的在職研究生招生專業有很多,比如教育學、心理學、藝術學、文學與傳媒、歷史學等等。首都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的這些招生專業也都擁有著不錯的職業發展前景。
11
04
首都師范大學中外合作辦學教育學碩士還是相當好考的,首先入學無統考,無需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其次考核形式簡單,有院校組織的面試,無高難度專業課筆試;最后是備考壓力小,備考核心集中在材料準備與面試溝通。另外對于就業方向和招生簡章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11
04
首都師范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招生專業聚焦教育領域,特色在于國際化課程體系與實踐導向教學模式,報考條件嚴格,要求學歷背景、工作經驗及英語能力證明。該項目對職場晉升幫助顯著,提供國際認可學位,提升教育從業者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專業實操技能和行業人脈資源,助力突破職業瓶頸。教育工作者若想評估自身發展路徑,深入了解招生專業及報考條件是關鍵起點,建議咨詢專業顧問獲取個性化規劃指導。
09
29
首都師范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招生專業主要是與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合作辦學的教育碩士,其由經驗豐富的老師授課,并且課程采用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能顯著提高學員的職場技能水平。另外對于課程特色和學費費用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