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南昌大學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計劃”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
學校地處有著“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和“英雄城”美譽的江西省南昌市,坐擁西山橫翠,共披南浦飛云,襟山帶水,綠蔭掩映,環境優美,是求學治學的理想園地。學校擁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和撫州5個校區,其中前湖主校區占地面積45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130萬平方米。
學校辦學始于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和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1993年,江西大學與江西工業大學合并組建南昌大學,開創了全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合并組建新南昌大學,揭開了學校改革發展的嶄新一頁。黨和國家領導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習近平、曾慶紅、吳官正、劉延東、孟建柱等中央領導先后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習近平同志在視察時深情寄語“南昌大學前景無限”。
學校本部現有全日制本科學生37092人,各類研究生13116人,留學生770人。學校本部現有教職工4764人(其中專任教師3168人,正副教授1593人,外籍教師91人),其中“雙聘”院士5人,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9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9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2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2人。繼全國模范教師石秋杰之后,涌現了國際護理界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鄒德鳳等一批崇尚師德、愛崗敬業的典型。
學校現設有人文社科學部、理工學部和醫學部,擁有12個學科門類的112個本科專業,2個國家重點學科(食品科學、材料物理與化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材料加工工程),8個學術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學術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臨床醫學)和18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校化學、臨床醫學、農業科學(含食品)3個學科進入美國ESI排名前1%。在全國第三輪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位列全國同類學科第4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1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實現了江西省“全國百篇優博”零的突破。
學校是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具備扎實的辦學基礎。現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公共數學),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基因工程),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力學);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現代漢語、高等數學),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門“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學校醫學教育已發展成為江西省醫藥衛生領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醫療保健和情報信息中心,設有4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共有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學校是教育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江西主節點單位,是江西唯一一所校園網全面升級為IPV6并接入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高校。《南昌大學學報》分文、理、醫、工科版,其中文、理科版為中文核心期刊,醫、工科版為科技核心期刊。2014年,學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建校以來,學校共培養了40多萬優秀人才,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食品科學與技術),1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硅基LED),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中部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6個江西省協同創新中心。2014年,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1項(位列全國申報單位第25名),國家社科基金24項(位列全國高校第33名),并獲批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實現了我校人文社會科學國家級重大項目零的突破。
學校協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取得了一批原創性、標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如FKBP12.6介導的心肌細胞肌質網鈣釋放在正常心臟和心臟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硅襯底GaN基發光二極管、過敏性疾病塵螨變應原的基礎研究及其診斷試劑盒的研制、稻米營養方便食品及其加工副產品深加工關鍵技術和產業化、高速鐵路數字化測量系統、南方離子型稀土礦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分離等。學校還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不斷推進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
學校重視國際化辦學,先后與30多個國家(地區)的80余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有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在法國普瓦提埃大學和印尼哈山努丁大學建有孔子學院,并與加拿大農業與農業食品部成立食品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
2014年,學校被列為江西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這在學校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南昌大學將遵循“學術立校、人才強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堅持“強學科、精管理、惠民生、興實干”的發展思路,解放思想,凝聚共識,深化改革,奮力邁向區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的建設目標!
(數據截止時間2014年12月)
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11
15
南昌大學在職研究生就業前景廣闊,熱門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呈現顯著多元化特征。工商管理專業學員進入企業戰略管理或金融高管崗位,公共管理畢業生從事政策研究及公共事務協調,教育學人才覆蓋高校行政與企業培訓體系,人工智能專家投身技術開發與智能系統設計。就業渠道涵蓋企業體系縱深發展、公共部門穩定提升及創新創業實踐突破,學校校企合作網絡助力精準對接用人單位需求。
11
12
南昌大學在職研究生考試難度呈現顯著專業差異,熱門學科競爭激烈而特色專業相對寬松。新招考周期科目調整側重實踐能力考核,部分專業新增技能實操測試。復試環節已成錄取關鍵,權重持續提升且隱性門檻增多,需重點提升專業前沿洞察力與復雜問題解決能力。備考應建立三維匹配模型,結合職業需求選擇競爭強度適中的領域,強化工程案例解析與學術英語速讀訓練。建議提前啟動復試準備,通過跨專業模擬面試掌握學科動態,合理規劃可顯著提升錄取概率。
11
11
職場競爭加劇下,南昌大學在職研究生就業前景備受矚目,熱門專業如法學、會計學助力職業突破,提升崗位競爭力。薪資水平受行業屬性、職業階段和地域經濟驅動,金融與IT領域漲幅更高,經驗豐富者增幅顯著。轉行成功依賴知識遷移能力、資源整合實踐和學位認證價值,實現跨領域轉型。當前招生通道包括同等學力申碩免試入學和中外合作辦學,所獲碩士學位受認可,為體制內晉升和跨國任職提供資質保障。專業選擇需結合目標行業周期,薪資提升考量地域差異,轉行更需創新應用知識。建議學員定制進修方案,把握職業進階機會。
11
03
南昌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課方式首先是周末班,授課時間集中在周六、周日,部分專業采用隔周上課模式,每月安排2-4天課程;另外是集中班,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寒暑假,或每月連續3-4天等時間上課。同時針對課程特色和專業一覽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09
28
南昌大學在職研究生報名網站入口首先是課程班階段,包括院校官方平臺和線上線下銜接說明;另外是申碩階段,涵蓋學位申請平臺和統考報名平臺。同時針對報名時間和熱門招生專業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09
10
南昌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為自主創業者提供學歷提升通道,本文詳解報考條件包括學歷資格、工作經驗要求等核心內容,并逐步解析申請流程如在線報名、材料提交與審核步驟。特別針對創業者群體,介紹如何高效平衡事業與學習,以及可能享受的政策支持。通過系統指南,助您規避常見誤區,順利完成報考。及早掌握這些信息,避免準備不足錯失入學機會,為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