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為做好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根據教育部《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3〕2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經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對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做如下安排:
1.復試方式
為發揮復試在高層次專門人才選拔中的作用,結合我校實際情況,一志愿采取線下復試方式,調劑采取線上復試方式。
2.復試時間
一志愿復試原則上于2024年3月25日至4月7日完成;調劑復試2024年4月8日開始,4月28日前完成。具體時間以研究生院網站及各責任學院網站公布為準。
3.成績要求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國家線”),我校執行A類地區考生的成績要求。
各責任學院在國家線基礎上,可根據各學科、方向/專業學位授權點招生計劃、生源情況等制定本學科、方向/專業學位授權點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以下簡稱“專業分數線”)及其他學術要求。
4.進入復試人員確定
復試采取差額復試,差額比例不得低于120%,具體要求由各責任學院自主確定。
調劑考生初試成績須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在調入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并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原則上,調劑考生第一志愿專業與調入專業相同相近,或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相近。具體專業范圍由責任學院在實施細則中公布。
第一志愿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審計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在滿足調入專業報考條件、且初試成績同時符合調出專業和調入專業在調入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可申請相互調劑,但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報考其他專業的考生不得調入以上專業。第一志愿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的考生也不得調入該專業。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申請調劑到我校普通計劃錄取的,其初試成績須達到A類地區相關專業所在學科門類(專業學位類別)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
5.復試考核內容
(1)復試考核內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專業基礎知識及綜合能力素質考核,外語聽說能力考核。
報考會計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含物流工程與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碩士的考生在復試階段需要加試政治科目的考核,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專業基礎知識及綜合能力素質考核,可綜合進行,每個考生時間不少于15分鐘。
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主要了解考生本人的現實表現,內容應當包括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情況。必要時,責任學院還可采取“函調”或“派人外調”的方式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進行考核。
專業基礎知識及綜合能力素質考核重點考核以下幾方面內容:①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②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的發展潛力和創新能力;③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協作性和心理健康情況;④人文素養;⑤舉止、表達和禮儀等。
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在復試中進行,由各責任學院自行組織,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每名考生測試時間一般不少于5分鐘,主要考察考生外語的聽說能力。
(2)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至少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方式為筆試,滿分100分。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以不加試。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具體是否加試由各學科/學位點責任學院自主確定。
6.成績計算及錄取辦法
復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權重一般控制在30%-50%的范圍內,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所占的權重由各責任學院自主確定。
復試考核最終成績為100分,其中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專業基礎知識及綜合能力素質考核共占70%,外語聽說能力占30%。對于在復試階段需要加試政治科目的專業學位類別,政治科目加試占20%,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專業基礎知識及綜合能力素質考核共占60%,外語聽說能力占20%。復試成績小數點后保留2位。
最終成績=(初試成績+各類加分)×權重+復試成績×權重,其中初試成績與各類加分之和轉換為百分制后再與復試成績按比例核算。最終成績小數點后保留2位。各類加分及優先錄取政策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執行。
分批次根據最終成績由高到低順序經考生確認后錄滿各學科、方向/專業碩士學位類別招生計劃為止。
復試不合格者(復試成績小于60分)不予錄取。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加試科目不合格者(成績小于60分)不予錄取。
原則上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在被錄取前須與我校簽訂定向就業合同。報考非定向就業研究生錄取為定向就業的,須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審核定向就業合同后錄取。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予錄取
(1)函調考生本人現實表現不合格者;
(2)復試成績低于60分者;
(3)同等學力考生加試成績低于60分者;
(4)體檢不合格者。
7.調劑工作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網上調劑意向采集系統”將于2024年3月28日開通,“調劑服務系統”將于4月8日開通。
有調劑意向的考生可登錄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填報調劑申請,按我校各責任學院安排參加調劑復試。
具體以調劑公告為準。申請調劑的考生可通過以下方式與相關責任學院聯系。
招生學院 | 一級學科/ | 專業代碼 | 二級學科 | 調劑名額 | 聯系方式 |
經濟學院 | 理論經濟學 | 020101 | 政治經濟學 | 有 | 010-89534656 |
020104 | 西方經濟學 | ||||
020105 | 世界經濟 | ||||
應用經濟學 | 020202 | 區域經濟學 | |||
020204 | 金融學 | ||||
020205 | 產業經濟學 | ||||
020206 | 國際貿易學 | ||||
020209 | 數量經濟學 | ||||
專業學位 | 025400 | 國際商務 | |||
025100 | 金融 | 010-89534909 | |||
物流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120100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有 | 010-67908050 |
專業學位 | 086100 | 交通運輸 | |||
125601 | 工程管理 | ||||
125604 | 物流工程與管理 | 無 | |||
信息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08120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有 | 010-89534290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087100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專業學位 | 085400 | 電子信息 | |||
商學院 | 工商管理 | 120202 | 企業管理 | 有 | 010-89534340 |
1202Z1 | 采購與供應鏈管理 | ||||
1201J1 |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 ||||
專業學位 | 125100 | 工商管理 | 待定 | 010-89534020 | |
125100 | 工商管理 | ||||
125200 | 公共管理 | 010-89534340 | |||
125200 | 公共管理 | ||||
法學院 | 專業學位 | 035101 | 法律(非法學) | 有 | 010-89534873 |
035102 | 法律(法學)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030501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有 | 010-89534224 |
030503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
會計學院 | 工商管理 | 120201 | 會計學 | 有 | 010-80887637 |
專業學位 | 125300 | 會計 | 無 | ||
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 | 統計學 | 071400 | 統計學 | 有 | 010-89530040 |
專業學位 | 025200 | 應用統計 | 有 | ||
京東學院 | 專業學位 | 125601 | 工程管理 | 有 | 010-89535636 |
125604 | 物流工程與管理 | 待定 |
8.復試資格審核材料提交
復試考生須提交材料,包括:準考證、身份證原件、正反面復印件(A4紙一頁),除上述材料外:
往屆生還須提供畢業證、學位證原件、復印件,或學歷校驗報告;
應屆畢業生還須提供滿足學籍注冊要求的學生證原件、復印件,本科成績單原件、或學歷校驗報告。
提交材料時間:一志愿考生在復試時攜帶材料至學校,交至相關責任學院審核。調劑考生的資格審核,預計4月中旬到校體檢時,把上述資格審核的材料交至相關責任學院審核。
經考生確認的報考信息在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資格審核貫穿報名、錄取、入學等各環節。若由于考生提交虛假材料,導致錄取資格無效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9.復試工作
(1)一志愿考生線下復試錄取工作流程
①報到、提交審核材料;
②按要求參加復試,包括筆試和面試;
③查詢復試成績及擬錄取結果;
④后續安排:擬錄取后的具體工作詳見后續通知。
(2)調劑考生線上復試錄取工作流程
①符合條件的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提出調劑申請;
②各責任學院根據學校及本學院《工作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確定并公布進入復試人員名單及具體安排;
③考生提前準備、熟悉復試用的云考場。具體使用方法詳見附件1、附件2、附件3。復試時按照要求使用,如遇到問題及時聯系工作人員;
④考生選擇相應考試業務,按照系統提示簽訂《誠信復試承諾書》,完成信息核實;
⑤按要求完成調劑復試;
⑥查詢復試成績及擬錄取結果。預計4月10日后可查詢,具體請關注北京物資學院研究生院網站;
⑦后續安排:擬錄取后的具體工作詳見后續通知。
10.復試費用
我校各責任學院學科、專業/專業學位授權點復試不收取費用。
11.成績查詢
考生自4月10日起,可在北京物資學院研究生院網站(https://yjsb.bwu.edu.cn/)查詢復試成績以及擬錄取結果。
12.考生體檢
體檢在擬錄取后開展,將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要求(教學〔2003〕3號),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執行。
體檢預計安排在4月中旬,到校線下體檢,具體工作安排詳見后續通知。
13.函調
擬錄取名單確定后,各責任學院應向考生所在單位函調人事檔案(或檔案審查意見)和本人現實表現等材料,全面考查其思想政治和品德情況。函調的考生現實表現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檔案或工作所在單位的人事、政工部門加蓋印章。
14.其他說明
未盡事宜,按上級相關要求規定執行。
15.復試錄取工作監督
(1)研究生招生工作接受學校紀委監督。復試期間,紀委辦公室(監察專員辦公室綜合室)依據監督執紀工作要求,對本單位復試錄取工作進行有效監督。
(2)復試實行復議制度。考生對復試結果和擬錄取情況有異議的,可在公示期內提出復議申請,經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進行核實后給予考生答復。具體按照北京物資學院2024年碩士研究生擬錄取情況公示中詳列的辦法執行。
(3)考生接待電話和紀檢監察部門受理考生投訴的監督舉報電話。考生接待電話:010-89534461;我校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由學校紀委辦公室(監察專員辦公室綜合室)進行全程監督,監督舉報電話:010-89534611。
(4)北京教育考試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2024年研究生招生專用監督電話:010-82837456。
16.交通食宿服務
學校地址:北京市通州區富河大街321號北京物資學院
(1)交通:
①自駕車:可導航至北京物資學院南門進入
②地鐵站:6號線物資學院路站
③公交站:北京物資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南站、天賜良緣站
(2)食:可在校內學生食堂手機支付用餐,也可選擇在校外用餐。
(3)宿:可在校內賓館住宿,也可在校外住宿。
校內賓館咨詢電話:010-89534210。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1
20
黨校在職研究生招生以理論類、管理類專業為主,分統考雙證和非統考單證兩類。統考需考管理類綜合能力、英語二及對應專業課,復試差額比例1:1.2;非統考以政治理論為公共課,搭配專業相關課程,多為等額面試。考試側重理論結合實踐,備考需緊扣大綱與時政熱點,選擇需結合是否追求雙證及自身工作與時間情況。
11
19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時間專題為廣大學員提供最新、最準確的報名時間、招生時間、入學時間等信息,學員以專業碩士進行報名,學員需在9月份進行預報名,10月份進行正式報名。同等學力等其他招生方式一般全年都在招生,符合條件者可隨時進行報名。
11
19
黨校在職研究生含金量在公務員晉升體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其學歷學位獲得國家承認,與全日制研究生具備同等法律效力,成為公務員提升競爭力的關鍵途徑。核心影響因素包括學歷認可度、專業知識與實務技能強化、領導力等綜合素質培養以及跨部門人脈資源拓展。數據顯示,研究生學歷報考公務員比例持續攀升,高學歷已成主流趨勢,該學歷在職務與職級晉升中均被視為重要加分項。為最大化黨校在職研究生含金量,建議公務員選擇公共管理等與崗位緊密關聯的專業,積極參與課程實踐提升綜合能力,并同步積累突出工作業績。未來該學歷在晉升中的影響力將持續強
11
19
黨校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中的免試入學政策引發黨政干部廣泛關注,政策細節顯示免試入學并非主流途徑,考試錄取占據主導,考生需通過筆試與面試確保公平錄取。這一政策旨在提升干部的理論素養、戰略思維和管理能力,幫助突破職業瓶頸,強化公共服務效能。干部群體應科學備考,強化薄弱科目,并密切關注官方渠道更新,避免依賴免試通道導致機會流失。若對報考細節存疑,可咨詢專業老師優化決策路徑,把握職業進階機遇。
11
19
黨校在職研究生學費整體親民,多在0.8萬-1.8萬元/年,地方黨校低于中央及省級黨校。濰坊市委黨校總學費僅2.4萬元,是低成本優選,還有多所黨校公布了不同標準的學費與學制。其學費低是因黨校有公益屬性獲財政支持,且課程無需高額硬件投入。選擇時可優先地方黨校,匹配自身工作背景并關注附加成本,按需選擇適配院校。
11
19
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在職務晉升領域呈現顯著的雙軌制認可特征。黨政機關普遍高度接納該學歷,源于政策層面的等效認定機制、培養目標與崗位需求的高度契合以及組織培養傳統的延續。企業領域則呈現差異化認知格局,國有企業通常延續體制內標準,特定監管行業認可其政策解讀價值,而市場化程度高的民營企業更側重實操能力。區域政策執行差異進一步構成復雜圖景,不同省市在待遇等同、晉升適用等方面存在細則差別。這種二元分化態勢要求職場人士必須結合自身職業錨定、時效性政策驗證及能力增值路徑進行三維決策,精準匹配發展軌跡。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